欢迎来到重庆麓沁心理服务有限公司网站!咨询热线:400-600-8985
 023 60849499
 186 02381782
您所处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心理咨询

28年追踪13个孩子,结果扎心了: 不出意外,你的孩子终将平凡

发布日期:2020-08-04来自:麓小沁

804.jpg


 01.


疫情期间,年前一个刚开餐厅的朋友找我抱怨,租金和人工成本都太大了,复工后客流量也少得可怜,所以他决定下个月将门店转让出去。


说到这些的时候,他很难受。因为开餐厅的钱是他卖了房子凑起来的,满腔的壮志还没开始实现就被一盆凉水给浇透了。


“我真的很不甘心,难道我这辈子都赚不了什么大钱了吗?只能做个平凡的普通人?”


我开玩笑般地劝慰道:“没事,你还有儿子嘛,好好培养儿子,当不了富一代,就当富一代他爹!”


“害,别提了。”朋友打断道,“那小子今年高考估计考个专科都难,我们老李家想出人头地,难啊……”


这似乎成了一个既定规律,如果自己没有成功,那么就要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,孩子不成功,就盼孙子。


想到年前第六季《奇葩说》的辩题“终其一生只是个平凡人,你痛苦吗?”,因为直击心灵,引发人们热议。


因为只有不平凡,才能被看见和铭记。所以毛不易唱的那一句“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,这世界上有多少人“,才会戳中无数人的内心。


 02.


作家梁晓声受邀到某大学举办讲座,与学子交流时,一男生语出惊人:“如果30岁以前,*迟35岁以前,我还不能脱离平凡,那我就自杀。”


8041.jpg


梁晓声问:“那什么是不平凡呢?”


“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。”


“具体说来?”


“要有一定社会地位,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,或者掌握一定的权力……”


其实说白了,就是王朔的那句总结,所谓的成功,就是有点钱然后被大家都知道了。


如此渴望成功,是因为我们有“成功=幸福”的刻板印象。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,也是要成为更好的人。

 

 03.


小时候大人问我们的梦想,大多都是要成为科学家、作家、演员……这些闪闪发光的职业,但事实上这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人,当时连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都不太清楚,之所以这样说,更多原因是因为能获得大人的赞同。


很多父母,无意识中会选择性地这样对待孩子:当孩子表现得杰出、优秀时,满眼都是爱和温柔;而反之,则是掩饰不住的失望,以及情感资源的大门紧闭。


8042.jpg


孩子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种“偏见”,为了能被父母看见,获得肯定和资源,他只有一个选择:顺从父母的心意,让自己变得不平凡。

 

 04.


我表妹小时候说她想当一个家庭主妇的时候,就被大人训斥了,问她为什么不能像哥哥姐姐一样有梦想,成为医生或者老师。


在这样的教育下,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害怕“平凡”这个词,大家都不想做那个被平均的分母,这意味着没意义、没价值、没出息。


而没价值和没出息在我们社会环境下,则意味着没有资格被接纳和被爱。

 

 05.


之前有则社会新闻,说的是一对父母为了儿子能上个好中学,四处借钱买了套学区房,儿子读完高中后,也如愿考上了好大学。可哪知道儿子刚念完大一就退学了,“我要组建一个乐队。”


他们怎么劝儿子都没用。妈妈越想越生气,越想越失望,“20年来,我省吃俭用,在你身上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钞票,就是希望你将来有大出息,没想到你竟然这么不争气,我20年的努力都白费了。”


说完,她从23楼阳台跳了下去。因为她无法接受那个不成功的孩子。


中国人如今对于“好生活”的定义太过单一,幸福变得犹如工厂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罐头。人人都渴望成为成功的精英人士,这种渴望*终变成了痛苦的源头。


8045.jpg

窦文涛在圆桌派里曾说:文明,就是本来每个人都有他该待的地方,但是我们靠着一种简单粗暴的逻辑,把所有人成功都挤到一个地方,一个标准,然后灌输一个价值观,一种生活方式,就把大家恨不得彻底逼疯。

 

 06.


BBC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(日本版),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,跟踪十四个7岁孩子的人生轨迹,每隔7年采访一次。


7岁那年接受采访时,孩子们的梦想都很华丽:


直树想当检察官,由美想当明星,三重想当职业棒球运动员……


多年以后,这些孩子并没有成为我们期待看到的样子,他们穿着普通的衣服、做着普通的工作、过着普通的生活,为普通的事烦恼着。


21岁的直树在东京一所大学念大三,目标是当一名检察官。但因为一次考试难度太高,直树失败了,他很快放弃了当检察官的想法,在一家连锁咖啡店打工。


直树说,想当检察官是因为有地位,人们尊重这份职业,但他意识到,这并不是他喜欢的事情。


21岁的由美顺利从大学毕业,她的梦想也一再改变:从明星到钢琴师,再到去出版社工作。然而给20个出版社递交了简历,却统统石沉大海,*后在一家企业的自助餐厅当了一名营养师。然后一边做着营养师,一边不断参加招聘会,这样执着地持续了一年,由美的梦想终于成真。然而她却有新的不安:28岁,朋友们都结婚了,有了孩子和房子,但她还是单身。


三重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理想,他也颇有运动天赋。21岁,他是大学里的投球手,打出了不少成绩,还上了新闻。然而,这样的意气风发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。几年后,他放弃了梦想,退出了棒球队,在父亲的印刷厂工作。


说起原因,他只有一句:有些事是没有定数的。

从标准正态分布来看,99.7%数值分布在距离平均值3个标准差之内,也就是说,真正的天选之子,不足0.3%。


2019年,全国高考的报名人数突破了一千万。


有一份统计数据显示,在全国,只有前6%的孩子有机会考取一本,能读985的只有0.79%,能读211的只有2.41%,想读清华北大,你必须进入全国的前0.03%。


从数字上来说,理想的“成功人生”概率就是这么低。所以这个真相是:如无意外,我们终将是平凡的绝大多数人。


但这些孩子里,仍然有人过着他们认为幸福生活的人。


没考上检察官、在咖啡馆打工的直树,现在已经升职为店长,他负责的分店,在1000家连锁店里销量**。在这个工作里,他找到了价值,因为这家店的结果是好是坏,完全取决于他。他也找到了想做的事——自己开一家店,独立自主、尝试新事物。

 

另一个孩子高江,在纪录片里没有什么存在感。现在她生活在一个小城市,21岁在老人院工作,22岁结婚,很快有了一个孩子。


生活按部就班,但她有从平凡生活里得到快乐和平静的能力。


她说:“这正是我想要的。”

 

比起那些世俗眼里成功的职业和生活,显然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和生活,获得幸福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。


追逐“成功的人生”太久,你是不是早就忘了你想要的,其实是“幸福的人生”?

 

 07.


约翰·列侬说,“上学后,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,我写下快乐。他们告诉我,我理解错了题目。我告诉他们,他们理解错了人生。”


在我看来,一个人的幸福就在于发现、认识自己所热爱的,并为之奋斗终身。平凡与伟大本是相对而言,不做世人的偶像,只做自己与所爱之人的英雄。


哈佛大学罗伯特·瓦尔丁格教授在TED演讲里,介绍了哈佛大学一个长达75年的“格兰特研究”,他们以两组人员为对象进行研究。


**组:当年哈佛大学本科生中的 268 名高材生。

 

第二组:波士顿贫民区 456 名家庭贫困的小男孩。

 

研究人员跟踪记录了这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,询问和记载他们的工作、生活和健康状况,*终将他们的一生转化为一个答案:纵观一个人的一生,决定幸福的因素到底是什么?


在这76年的时间里,有人成为了成功的商人、律师或者泥瓦匠和工厂工人,也有人沦为酒鬼、欠下高利贷或者患上心理疾病。也有人从社会底层爬升到社会上流,或者从云端坠入深渊。


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,想要幸福,必须获得成功,金钱、名望或者成就感,但事实却不是这样。


罗伯特教授指出:社交关系,才是决定你人生幸福的关键。

 

真正决定你人生幸福指数的,是高质量的亲密关系。

 

 08.


国外有个调查,询问1980-2000年生的年轻人,他们*重要的人生目标有哪些。超过80%的人说,他们主要的生活目标是要变富有。这群年轻人中,还有50%说他们另一个主要生活目标是成名。


对成功的焦虑有时会提供改变的动力,然而执着于外部世界的优秀标准,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,尤其是当这些梦想或标准并不适合自身,它们反而会阻碍我们去关注真实的自己,关心身边鲜活具体的人与事。


无论你是否成功,或者你的孩子能否成功,都应该不以此标准来决定是否爱自己和他人。


你有没有问过自己,你的梦想真的属于你自己吗?是你从内心出发而找到的吗?是你的生命所需要的吗?或者,是被他人和社会强行植入给你的呢?


你敢不敢说出,“我并不想要你口中的成功,我要的是我自己的人生呢?”


我们终其一生大概率都只是一个普通人,但这并阻碍我们追求幸福的权利。

 

 09.


毛姆在《月亮和六便士》里写道,“做自己*想做的事,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,淡薄宁静、与世无争,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?与此相反,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,年薪一万镑,娶一位美丽的妻子,就是成功吗?我想,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,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,对自己有什么要求。”


林语堂说,幸福很简单:“一是睡在自家床上,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,三是听爱人说情话,四是跟孩子做游戏。”


8047.jpg


我们需要做的是,接受父母是个普通人,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,接受伴侣是个普通人,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。在接受的基础上,再去锤炼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的能力。

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心理咨询预约微信      麓沁健康公众号          麓沁企业交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麓沁课程顾问

重庆麓沁心理服务有限公司

重庆公司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时代天街D馆时代汇12栋6层

江西公司地址:赣州市经济开发区金玲科技园一期18栋3F-15A

个体咨询:023 60849499          EAP服务:4006008985

个体咨询:186 02381782          EAP服务:17338663245

关注预约

个体咨询微信:cqluqin

EAP服务微信:GroupLQ

Q Q:77675372

邮编:400042

邮箱:luqin0@dingtalk.com

Copyright @重庆麓沁心理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渝ICP备18000742号-1   技术支持:云威科技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 网站地图
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,谢谢!